武荣碑
东汉时期隶书书法碑刻
《武荣碑》是刊刻于东汉时期的一方碑刻,全称“汉故执金吾丞武君之碑”,又称“执金吾丞武荣碑”等,无撰书人姓名,属隶书书法作品,现藏于济宁博物馆
碑刻内容
碑阳
(碑额)汉故执金吾丞武君之碑
君讳荣,字含和。治《鲁诗经》韦君章句,阙帻,传讲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汉书》《史记》《左氏》《国语》,广┘学甄微,靡不贯综。久斿大学,𧂀然高厉。鲜于双匹,学优则仕。为州书佐、郡曺史、主┘簿、督邮、五官掾功曹、守从事。年卅六,汝南蔡府君察〔举孝〕廉,□□郎中,迁执金吾┘丞。遭孝桓大忧,屯守玄武,戚哀悲𢝆,加遇害气,遭疾陨灵,□□□□。君即吴郡〔府〕┘卿之中子,敦煌长史之次弟也。廉孝相承,亦世载悳。不忝□□,□□命□,〔不竟台〕┘衡。盖观德于始,述行于终。于是刊〔石〕勒铭,垂示无〔穷〕。其〔辞曰〕:┘天降雄彦,资才卓茂。仰高钻坚,允文允武。内干三署,外□𨸲旅。□勒屯守,〔奋威〕□┘〔武〕。〔旌〕旗绛天,雷震电举。敷燿赫〔然〕,𨹧惟哮虎。当遂股肱,┘□之元辅。〔天何不吊〕,〔降此〕┘□咎。痛乎我君,仁如不寿。爵不副德,位不称功。咸褱伤怆,远近哀同。身〔没〕□□,〔万〕┘〔世讽〕诵。┘
碑阴
张力臣第四次来题,子增桐、孙裛冉从行。道光廿一年七月,日照许翰补刻。
丁未四月,路腾奇到此一观。
(说明:□,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;加粗,表示碑作异体;〔〕,表示补字;┘,表示分行。)
创作背景
据碑文记载,武荣广学博识,深明经史,与伯父武梁一样,在未冠之年就能传道讲学。因学业优异,历任州书佐、郡曹史、主簿、督邮、五官椽、功曹、守从事等职,三十六岁时为汝南蔡府君察举孝廉,任郎中,累官执金吾丞。东汉永康元年(167年)十二月二十八日,汉桓帝驾崩。次年(168年)正月二十一日,汉灵帝即位,改元建宁。汉桓帝、汉灵帝交替的汉桓帝大丧期间,跟随汉桓帝多年的武荣因戚哀悲恸而一病不起,不久就逝世,时间当在东汉建宁元年(168年)。东汉末年,为纪念武荣、武梁、武班和武开明,武氏子孙建祠刻石,共刊刻了44块刻石,合称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”,《武荣碑》即其中之一。
艺术鉴赏
技法
书法上,《武荣碑》的用笔拙朴古茂,变化丰富,笔画粗细相间,轻重有别而相当和谐,波磔或含蓄或舒展,厚薄差异较大,撇画反手逆向,但求宛通畅达;捺画顺势,轻起渐重右下行,至将尽处一按缓起,圆健中又须沉雄;横画藏锋,但绝少蚕头雁尾;竖画多短小憨实,偶有大竖亦沉稳敦实。结体则规整中见灵活,字形长者高强彪悍,扁者亦雄阔大度,上下结构多束上展下(如“学”字、“督”字、“孝”字、“史”字等),左右结构则多纵左敛右(如“讳”字、“和”字、“敦”字、“煌”字等),多淳古简质之气(如“甄”字、“大”字、“守”字、“夫”字等),也有庸俗不足师法者(如“邮”字、“玄”字、“长”字、“也”字等)。整体上与《张迁碑》比较接近,不少字形十分相似,如“诗”字、“守”字、“事”字、“行”字、“于”字等。章法则疏朗齐整,布局严谨,节奏感较强。
作品评价
明末清初收藏家孙承泽:文既简质,字亦如之,自是东京风格,可珍也。(《庚子销夏记·卷五·执金吾丞武荣碑》)
清代书法家万经:额题八分“汉故执金吾丞武君之碑”十字,分二行,凸起,字极秀逸可爱。文十行,行三十一字,漫漶殊甚,《隶释》已阙十九字,今本又阙八十字,故文义多不可读,字亦拘迫不甚工,逊额甚远。(《分隶偶存·卷上·汉魏碑考·汉执金吾丞武荣碑》)
清代书法家翁方纲:是碑之书,孙北海赏其简质,而牛真谷病其板拘。予以为字画差小而道古,弥出他碑之上,不特不病于板拘,即简质亦尚不足以尽之耳。(《两汉金石记·卷八·汉故执金吾丞武君之碑》)
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:淳古而峭健,流丽而圆活。汉碑佳品,亦分法正宗,不得以字少而忽之。(《激素飞清阁评碑记·卷一·汉·执金吾丞武荣碑》)
历史传承
《武荣碑》原在山东嘉祥城南18千米处,立于武荣墓前。宋代以降,《集古录》《庚子销夏记》《曝书亭记》《两汉金石记》《山左金石记》《授堂金石跋》《金石图》《金石萃编》等金石著作均对其进行过著录、考述、辨疑。清代乾隆五十一年(1796年),金石学家黄易赴济宁出任运河同知,途经嘉祥,详细调查了武氏墓群的情况,并于当年对其中的武梁墓进行了发掘,出土了一批画像石刻,为便于研究、欣赏而将《武荣碑》及出土的“孔子见老子”画像石移入济宁州学保存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济宁县教育局长王大恕将州学散置汉碑移至铁塔寺东侧,筑室存藏,名为“小金石馆”,1985年起交由济宁博物馆管理。
参考资料
最新修订时间:2022-05-22 19:41
目录
概述
碑刻内容
参考资料